-
自2013年3月面世以来,探论经历了由一个临床前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与临床现象相结合发展出来的想法(首发在天涯论坛,现存于探论网站 http://www.tanlunforcancer.net),到之后根据这些想法系统整理发布的理论版《探论 ...
-
探论源自主流医学的肿瘤免疫学临床前研究,早期愿望是把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之前也有一些研究学者尝试把自己研究的单项发现转化到临床上,但是至今鲜有成功(最近风靡癌症治疗领域的免疫检查点治疗是一个意外 ...
-
2)探论第二定律:共存免疫的个体差异性及其多变性决定了癌症是个性化的疾病。主流医学总体上支持个性化治疗,也提倡精准医疗。但是到目前为止,其个性化范围主要来自肿瘤生物学方面,比如不同的基因突变导致的对不 ...
-
3)探论第三定律:抗肿瘤免疫的高低,宽窄,有无以及时间长短是由可呈递的肿瘤抗原的数量决定的。与其他免疫应答一样,抗肿瘤的免疫应答也是一个抗原特异的免疫反应,需要抗原的存在才能存在。这个定律的引申指出决 ...
-
4)探论第四定律:所有的肿瘤减负治疗都会影响到抗原的变化因而影响到共存免疫,因此本质上都是免疫治疗手段,都具有鲜明的时效性。主流将肿瘤治疗分为传统治疗(手术和放化疗,也称三板斧),新兴治疗(精准放疗, ...
-
5)探论第五定律:个例治疗有效的定义就是让每一个病例的生存接近理论最长生存期。什么是个体病例的治疗有效?在这一点上主流医学从来没有做出界定。临床治愈应该是公认的疗效,那么是不是不能治愈的情况下就无法衡 ...
-
6)肿瘤的复制模式以及背后的药效原理。探论所强调的共存免疫对病例预后的影响(第一定律)是在肿瘤生物学确定恶性肿瘤的前提下。什么是“恶性肿瘤”呢?主流目前的定义是建立在行为上的:侵犯组织,发生转移的肿瘤 ...
-
7)共存免疫的检测和判断:活检或者手术组织中的免疫与肿瘤的关系。 一个最常用最有参考价值的判断共存免疫状态的手段是直接观察肿瘤组织中的T 细胞与肿瘤之间的关系。这是基于免疫学规律,认为应答一定是体现在抗原 ...
-
8)术后肿瘤的扩散转移规律:探论的肿瘤复发窗口模型。利用对手术组织中共存免疫状态的观察来判断一个病例的共存免疫,其最大应用就是帮助判断和预测一个癌症病例术后的预后,即是否会治愈或者复发。
-
9)肿瘤复发背后的共存免疫规律与临床预后。肿瘤复发指的是宿主从一段时期的无瘤状态再次进入荷瘤状态。这个“一段时间”一般指的是至少数月以上。这种情况大多数是来自手术切除可见病灶后,也有少数情况是来自放化 ...
-
10)肿瘤异质化和免疫逃逸的机制与应对肿瘤的异质化是造成大多数病例最终失控死亡的根本原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异质化的结果是逐步的免疫逃逸,而根据探论第一定律,共存免疫的状态决定病例的预后。
-
11)肿瘤标记物(肿标)的意义和个性化解读。探论第一定律强调,每个病例后面的共存免疫状态是第一重要的影响因素,那么判断这个状态就成了能否正确实施治疗的关键。前面提到过对共存免疫状态的最直接判断就是观察肿 ...
-
12)癌症手术的免疫学功能 探论的第四定律提到癌症手术也是免疫治疗,不但如此,通过知晓了手术为什么是免疫学手段可以解释临床上为什么强调必须完全手术,为什么四期病例有远端转移的情况下不建议手术等长期悬而 ...
-
13)化疗在癌症治疗中的角色 癌症化疗表面上看是化学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毒杀,其实不然,是一个远比表面上要复杂,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作用和目的的治疗手段。探论在三个方面对癌症化疗有突破性理解和应用。一个是增 ...
-
14)靶向药的免疫学机理 在主流医学眼里,分子靶向药的作用机理是药物直接抑制肿瘤的复制。这个过程可以造成肿瘤细胞的死亡,死亡的细胞多了,肿瘤就缩小了。实际临床使用中发现在一些有特殊基因突变的癌症中,靶 ...